供应商零件质量问题
是每个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
尤其是对于B类、C类供应商
经常批退成灾
简直堪称防火防盗防供应商
我们不禁会问,明明SQE和供应商都明白哪些环节有风险、哪里容易做错、哪些细节一定要跟紧,但问题为什么还是接踵而至?明明每个环节都安排好了,提醒了一次又一次,问题还是重复发生。孙正义说,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,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。执行力不到位,再好的规划也是纸上谈兵,诸葛亮再能掐能算,没有关羽、张飞这一干猛将执行到位,那也只能空叹息。SQE想要搞好质量,知五分道理足够,重点在于后面的五分执行。就如同SQE绝大部分时间都只是标准的执行者。因为质量更多的强调生产标准化,强调产品的一致性;那么,为什么很多人道理都懂,却偏偏执行不到位呢?认真往下看,主要有两点原因。
1、“诱惑”不够,心怀侥幸、格局太小
比如看书这件事,很多人明明知道看书是有好处的,对提高自己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,但为什么买了很多书却一本都看不下去呢,而去选择快餐文化呢。
就是因为看书并不能立刻收到效果,接收不到反馈。
只知道有好处,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得到好处,能得到哪些实质性的东西,所以就会很懒散,全靠打鱼晒网。
处理质量问题也是如此。
当出现质量问题之后,是否所有环节的负责人都已清楚问题的坏处?
是否都对问题及措施已经在内容得到实质的了解和培训?(而不是快餐式的方式,片面、形式)
是否有相应遏制失效的惩罚?等等。
实际,往往会由于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个人的疏忽/不认真,以为不会出问题,而造成整个问题措施链的断带。
2、差不多就行了
第二种情况就是,差不多就行。
比如说减肥这件事,我们明明知道肥胖对身体不好,但为什么迟迟没有付出行动来减肥呢?
就是减肥不减肥对你来说,并没有到生死的地步。如果医生告诉你,你太胖了,再不减肥,会有生命的危险,你说你会不会主动去减肥。
人都是有惰性的,谁好好地想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,每天翻着N多细节追着不放?
工作累了一天,晚上回到家看看电视剧,综艺节目,乐呵呵地,再来点零食水果,这日子多爽。至于问题,差不多就行了!
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,所谓越懒越穷就是这个道理。
以上两点
不光出现在供应商内部
也存在于SQE自己
供应商质量负责部门和SQE
大部分情况下标准的执行者
问题措施的制定/检查者
必须懂得“执行不到位
一切全作废”的道理